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主办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国际刊号:1009-5101
国内刊号:22-1319/C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7758 人次
 
    本刊论文
试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思想政治课程资源与其他课程资源相比较有着自身的一些特点,这也使得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在整合、开发以及利用上具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并且与时代发展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同时,思想政治课程资源整合与开发的有效性,相较于一般的知识或技能性课程,对学生全面成长具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这也就要求当前思想政治教师应更加注重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一、当前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所存在的不足
  1. 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与能力不足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思维影响,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仍存在着以考试为中心的现象,更注重知识记忆与应试能力培养。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大都沿用传统资源,或根据近年高考动向进行开发与选取,全面性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薄弱,对教材的依赖较为严重,也使得课程资源十分单一。同时,作为重要课程资源开发者的教师,不注重自身课程资源搜集与开发能力的提升,使得在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方面十分薄弱,综合导致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效果不理想。
  2. 课程资源开发存在模式化误区
  一些教师认为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应从教材出发,通过其他内容对教材资源进行补充,以提高教材资源所发挥的价值,因而针对教学课程反复分析和研究一些公开课、示范课、教育专家讲座等,同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知识性的课程资源过度重视,而忽略背了观念、意识、道德、情感、价值观念等各类隐性资源的搜集与应用,使课程资源开发走入一个模式化的误区,不仅难以保证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也容易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思想政治教学质量下降。
  3. 课程资源应用缺乏共享性
  当前一些高中对于思想政治学科的重视仅仅集中于高考内容方面,除了对高考应试知识内容的教育给予了足够的支持外,在一些课程资源及相应共享渠道建设方面相对滞后,没有建立系统的课程资源库,而专门为思想政治学科提供的专用教室更是较为缺乏。同时,社会方面也缺乏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程资源获取和利用渠道,加之对学生引导方面的不足,使得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在学生方面的共享性十分缺乏,而对于资源开发者而言其共享水平也相对较低。
  二、思想政治课程资源整合与开发的有效途径
  1. 进一步深入开发学校课程资源
  学校课程资源是与思想政治教学活动关系最为密切也是最能够直接发挥作用的课程资源。首先,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向学生补充教材知识意外的其他各方面相关知识内容,如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知识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培养思想政治素养。其次,学校应加大思想政治课程资源整合开发方面的投入,在条件允许时建立思想政治学科专用教室以及现代化的课程资源库和共享平台,让学生能够通过相应平台与渠道接触到更多的资源与信息,更好的提升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有效性。
  2. 依托各级教研部门、相关出版社和网站整合教学资源
  各级教研室部门由于工作的性质,经常进行各类教研活动,掌握着各种课程资源,如学生开发的各类调查小报告,各种调查数据,开展各类师生竞赛活动所保存的课件、音视频、教学设计等课程资源非常丰富;有关为思想政治课教材服务的出版社,有着庞大的专家队伍,如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教材专家队伍,手握更多的课程资源,他们经常组织各类专题教材培训活动,收集各类数据,修改教材和编写各种教学辅助资料,这些课程资源科学性强,来源权威,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当然,如何使用,需要教师结合本地学生实际,进行整合并作出取舍,不能照搬照抄。
  3. 有效利用家庭课程资源
  家庭是学生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中也存在着多样的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家长的自身修养可以言传身教地影响子女的品德形成、个性发展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一些社会现象,带领孩子接触社会,参加社会实践,让孩子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思想道德认识。
  4. 充分整合和发挥社区资源的积极作用
  社区是社会组成的基础单位,也是思想政治与道德意识展现的重要场所,学校应组织和引导学生更多的从社区中发现思想政治的课程资源,通过与社区的合作,将社区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堂,利用社区空间为学生提供了解和学习精神文明、社会人文知识与内容的渠道与平台,并通过树立社区思想道德模范人物形象,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